纺织资讯/ 国内资讯/ 纺服业将调高售价消化成本压力

纺服业将调高售价消化成本压力

Sep 4, 2014 5:59:30 PM 文章来源:大耀纱布商城 浏览:2,320
  几年间,中国在“全球第一服装制造工厂”的位置上坐立不安,东南亚第三世界国家的服装业订单大量流失,英美等国开始培养自己的制衣工人……在这一连串变化的背后,纺织服装制造业到底发生了什么?

  8月初,孟加拉服装厂1600名工人绝食讨薪,要求支付拖欠已久的工资和奖金。在此之前,柬埔寨服装产业也连续爆发罢工、抗议事件。这边秀场上,时装光鲜靓丽、引人注目;另一边,底层劳工的血泪与抗争鲜少人关注。几年间,中国在“全球第一服装制造工厂”的位置上坐立不安,东南亚第三世界国家的服装业订单大量流失,英美等国开始培养自己的制衣工人……在这一连串变化的背后,纺织服装制造业到底发生了什么?

  中国国内

  制造成本上涨:“用工荒”和“加薪潮”,中国劳动力不再廉价

  广东东莞在今年4月爆发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工潮,大约3万工人参与了罢工行动,其中大部分来自当地最大的鞋业加工厂—裕元。罢工前,这些工人为全球30多家著名鞋类品牌进行代工,名单里包括adidas、NIKE。鞋厂员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次停工维权缘于鞋厂未足额为工人购买社保。最后,为期12天的罢工导致裕元损失共计2700万美元,adidas直接减少了订单量。

  这一事件让公众认识到,中国工人们权益意识正在增强,服装企业的日子不再像以前那么好过了。而对于成本异常敏感的制造行业早已察觉中国的加工优势正在消失。

  2008年后人民币汇率不断攀升,当国人笑逐颜开地购买国外商品时,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服装加工业利润空间却在变小。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业的出口利润率将下降2%-6%。为保证利润,服装品牌必须用更多的美元换取相同价值的服装,成本增加显而易见。

  另一方面,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其工人的数量优势也正随着人口红利的结束而逐渐消失。中国人喊了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老龄化却在提前到来。在2008到2013的五年间,工业领域就业机会新增了3000万,但中国15-39岁的劳动力人口却萎缩了将近3300万。劳动人口的缺失直接导致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在近几年春节长假后集中爆发“用工荒”。根据专家预期,年轻劳动力人口总数将在2015年减少2000万,到2020年还将进一步减少2200万。

  伴随“用工荒”的加剧,“加薪潮”也在服装制造业中兴起。用工人数的短缺和需求上涨,导致服装加工者的工作时间不得不延长。在每周工作6.3天的一线工人中,有47%以上不愿意加班。80后工人们对生活质量、休闲需求的提高,促使服装厂为了留住熟练工,必须提高待遇、改善生活条件。有半数以上的纺织服装厂提薪幅度在10-20%之间,更有12.5%的企业选择上涨20%以上。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变得不再廉价。

  成本的不断上涨,外资企业只有选择撤离。NIKE在2009年3月叫停其在太仓的在华唯一鞋类工厂,解散了1400多名工人。2012年7月,adidas“出于重新整合全球资源的策略考量”,关闭苏州工厂。同年,裕元的母公司宝成关闭了在华的51条生产线,约占其大陆生产线的20%。纵观国内,凡客诚品将部分订单转移到孟加拉,宁波申洲针织集团斥资3000万美元在柬埔寨建立纺织工厂,“试水海外生产”逐渐成为国内大中型纺织服装企业的新趋势。

  而那些受到优惠税率和廉价用地政策吸引,将服装厂内迁的小老板们,发现中西部地区并非乐园。或许有部分工人愿意在离家更近的地方工作,但内地配套产业链的不成熟,致使原辅料采购、印染加工等环节需要通过物流配送或转移加工。生产质量和工期得不到保障,加上劳动力短缺,企业仍然会面临工人的涨薪要求(河南工厂工人的平均工资在过去五年里增长了110%)。综合起来,内迁带来的实际成本并没有明显降低,而物流更是糟得像场噩梦。

  于是,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东南亚地区自然成为中国之后,服装产业转移的下一个目的地。但情况真的如设想般美好吗?

  东南亚国家

  渐失投资信任:工厂事故和罢工、抗议事件频发,政策风险高

  从2008年开始,消费者们逐渐发现在H&M、ZARA、NIKE、沃尔玛购买的衣服鞋子标签上,made in Vietnam、made in Bangladesh的字眼越来越多。在小小的标签背后是,整个东南亚分流了中国30%的加工订单,孟加拉正在成长为继中国之后的第二大服装产地,而低廉的人力成本正是它们竞争力得以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报告,2012年广州工厂工人的平均月薪是352美元,相比之下,越南河内、柬埔寨金边和孟加拉达卡工厂的工人平均月薪分别只有111美元、82美元和78美元。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服装制造业在这里重新看到曙光,投资东南亚成为外商们热议的话题。

  在过去5年间,越南的外商投资增长了两倍以上,柬埔寨和孟加拉的外商投资也分别增长85%和43%,达到8.92亿美元和11亿美元。外资的大举进入,服装加工产业的转移,让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依赖服装出口取得了一定进步,但问题也随之而生。

  2012年11月,孟加拉塔兹雷恩制衣厂大火,导致121人葬身火海;次年4月,首都达卡市郊一栋8层楼建筑突然倒塌,致多人被埋,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恶劣的工作环境、横行的黑帮、腐败的政府官员、物价上涨……每一个社会问题都是压死穷人的最后一根稻草,贫穷的服装业工人无法维持日常生活,不满的情绪正在累积。

  2013年9月份,为争取每月104美元的最低工资,孟加拉的服装工人们走上街头进行抗议,抗议活动进行了三天,400间工厂停工。同年底,愤怒的工人们纵火烧毁了一栋十层楼高的大型服装加工厂。而在今年8月初,1600位工人绝食讨薪,要求支付拖欠3个月的工资及开斋节奖金约4130万塔卡。

  柬埔寨的情况一样不容乐观。2013年,柬埔寨面料生产协会(GMAC)记录在案的罢工共130起,是过去十年来最频繁的一年。当年年底,30万柬埔寨服装工人举行罢工游行,GMAC号召成员工厂关闭,停止生产三天。最后造成约2亿美元损失以及7000万美元的投资延迟。

  在越南,外商面临的问题更甚。社会环境和政体的不稳定;年初爆发的汇率危机;当地工人缺乏专业技能培训,生产率低下;本国原辅料生产仅能满足纺织行业30%的生产需求,绝大部分中高档面料严重依赖进口;今年5月,甚至还发生针对外国投资者的暴力事件,这都让越南的经商环境蒙上一层阴影。

  服装厂商逐渐发现,尽管劳动力成本低,但是东南亚国家的可隐形成本和政策风险更高。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政策变动的不确定性,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种种考验,而这也动摇了不少外商投资东南亚地区的信心,但也无计可施。

  品牌

  敷衍应对:避开道德谴责,避签劳工协议,避免资金赔偿

  东南亚诸国的工厂事故和罢工游行见诸报端,将西方的服装业巨头们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他们一方面需要承担经济损失以及法律诉讼,同时也要面对消费者带来的道德指责。这些服装业巨头们在此会作何反应呢?

  去年4月孟加拉国拉纳广场的一栋制衣厂大楼发生倒塌事故,造成1127人丧生。此事故将GAP、MANGO、贝纳通、家乐福、沃尔玛等数10个服装品牌及零售商牵涉其中。

  事故发生后,H&M、ZARA母公司与当地劳工联盟签署了一份《孟加拉国服装产业安全协议》,梅西百货、JC Penny、玛莎百货、MANGO、贝纳通等随后相继加入该协议之中。迪士尼公司更宣布撤销孟加拉的服饰订单,以后永不在此制造……就连拒绝加入协议的GAP也宣布将自行制定安全计划。沃尔玛聘请了专业公司来检查供应商工厂的结构、火灾和电气安全,并宣称提供180万美元对工厂管理者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后的再次安全检查。

  在危机处理专家和公关的联合发力下,品牌们“积极”响应,仿佛稳妥地避开了西方消费者们的道德指责,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但是,正义仍未得到声张。

  拉纳广场捐助者信托基金会在惨剧后对外公开募集善款,截止8月4日,原本预计筹得4000万美元的善款仍不足一半。本应该担负起责任的零售商们此时集体失声。并不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件的他们心里十分清楚,务工环境难以在孟加拉、甚至中国得到真正的改善。虚伪的应对措施背后只要避签劳工协议,就能避免资金赔偿,这才是利益所在。

  英美

  重拾制造业:在本国培养自己的制衣工人

  服装链里的零售商们衡量着每一个导致成本上涨的原因:原材料价格、旷日持久的海关手续和不可靠的能源供应、管理质量不稳定、工业或政体动荡、道德健康和安全法规、石油价格波动带来的运输成本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所有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服装的离岸成本,并且延长了服装制作时间。

  也许在本国重拾制造业是一个解决办法。

  实际上,在金融危机之后,发达经济体正在检讨和修正昔日的“去工业化”、“去制造业”的战略,“再工业化”成为不少发达国家的共同战略选择,而一些大规模并且具有影响力的零售商与品牌商也在积极寻求开发更接近消费市场的制造基地。他们要做的第一步,是培养新一代的技术工人。

  在美国、英国等国和香港地区,熟练技工的短缺是阻碍制造业复苏的一大因素。英国的纺织服装业在上世纪80年代有80万工人,下降到现在的10万人。时尚的话语权被设计师、市场营销牢牢掌握,没有人会觉得提供精湛的制衣技术是一件“性感”的事。

  如何才能在当地培养更多的制衣工人?

  Jenny Holloway在北伦敦开展的Fashion Enter项目或许值得借鉴。2006年,这位创始人在哈林盖(Haringey)小镇上设立了服装制造基地及认可实习模式,让当地的失业青年有机会获得实实在在的技能培训。在镇理事会的支持下,她还游说到ASOS、John Lewis和马莎百货对生产基地和学徒计划进行了投资。最重要的是,他们也投入了部分服饰订单,在那里试水生产。

  企业和社会团队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塑造新一代的工人,仍然需要国家政府层面的支持,譬如恢复缝纫学校课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学徒计划。像英国时装理事会一样有影响力的时尚机构,也需要在舆论上承认制造业对于时尚的重要性。纽约市政府和CFDA(美国时装设计师理事会)则在这方面作出了表率,他们成立了服装生产商联盟(Fashion Manufacturing Initiative,简称FMI)基金会,旨在恢复“失去的艺术缝纫技能”以及振兴纽约的服装制造业。

  我们不难预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服装价格节节上升是必然之事—服装制造业不得不采用调高产品售价的方式,来消化各种成本上涨的压力。

  在服装制造供应链上,中国制造仍然坐着世界头把交椅;但孟加拉、柬埔寨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制造业也占有绝对优势,在全球需求放缓、快时尚折扣零售商大势流行的今天,时尚背后的“血汗工厂”难以消失。

  而另一方面,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成本差距的缩小,将促使一些公司将工厂迁回本土或是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同时零售商们的政治意愿以及对小批量优质服装的需求,将催生一批反应迅速、工作灵活的本土服装加工厂,或许我们将有望看到英美等国的服装制造业再次复兴。
相关标签

推荐阅读

突发,美元大跳水!不祥之兆显露?

  继上周美国三大股指集体下跌后,当地时间20日晚,也就是北京时间21日上午,美股期货集体下跌,截至发稿,道指期货下跌0.93%,纳指期货下跌0.95%,标普500指数期货下跌0.90%。  北京时间21日,美元指数短线下挫,并跌破99关口,为2022年4月以来首次。截至发稿,美元指数报9
领布 2025-04-22

4月22日大耀纺织新闻早餐

  【棉花资讯】  1、4月21日,进口棉到港均价(M指数)75.44美分/磅,较18日持平;折1%关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3127元/吨,折滑准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3985元/吨;国内3128棉均价(B指数)14226元/吨,较18日涨9元/吨。新疆棉山东到厂价3128B级14
领布 2025-04-22

纺织市场对美出口订单基本暂停,转口贸易关注度大幅上升!

4月15日-4月21日一、国内市场(一)无锡以及周边地区近期终端消费总体偏弱,订单不足,市场气氛整体偏淡,棉纱价格价格小幅下滑。内销全棉坯布市场刚需成交主导,市场整体变化不大,夏季面料销售持续。织造厂接单略有分化,大厂订单尚可持续,中小厂订单压力增加。全棉中高支坯布走货持续,价格视量协商,
领布 2025-04-22

美国离不开中国,更离不开中国纺织

近期,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的阴霾再度笼罩,以外贸型业务为主的企业备受市场关注,其中更包括众多纺织服装企业。中国作为全球纺织服装产业的重要贡献者和参与者,长期以优质产品和服务满足全球市场需求,为美国消费者提供多元的消费选择,跨境电商及小额包裹更是惠及数百万美国中小商户和普通家庭。面对美国的
领布 2025-04-15

多重压力之下 我国棉花消费持续看低

  据中国棉花质量公证检验数据,截止2025年4月9日,全国2024/25年度累计公检棉花678.6万吨(其中新疆棉区累计公检皮棉666.71万吨),考虑到4月上旬以来全国日新增皮棉公检量降至0.10万吨左右(最低日新增0万吨,波动性稍大),因此本年度新疆/全国棉花公检总量已基本明朗。机构
领布 2025-04-14

关税暴涨40倍!大量美国卖家或倒闭!

当地时间4月10日,白宫作出澄清,特朗普对中国征收的关税总额为145%,而非此前所说的125%。此外,在周四发布的修正行政命令中,特朗普宣布进一步提高对价值800美元或以下的中国小额商品的关税。根据白宫最新行政令:90%的税率被再次提高到了120%;5月2日至6月1日期间,每件小额包裹的关
领布 2025-04-14

关税压力下的服装外贸人

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仍在中国制造业蔓延,其中纺织服装是受影响较大的一个行业。“我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弄,跟以前不同。”服装供应商胡风对界面新闻说。他所运营的公司曾是多个跨境电商平台的供应商,如今主要承接国外服装品牌的贴牌外贸大单。目前在其公司业务中,出口美国的订单占比约一半,另外一些出口给欧
领布 2025-04-14

焦点:美国对等关税落地 我国纺服出口再遭围堵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将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该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5日凌晨0时01分生效。此外,特朗普将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的更高“对等关税”,该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凌晨0时01分生效,所有
领布 2025-04-07

真的假的?柯桥有35亿米布的库存!纺织人:这个数字可能还保守了

  最近,市面上流传了一种说法,说是柯桥市场上各类坯布面料的库存累计下来竟能高达35亿米。库存真有35亿米?  虽说现在不少纺织企业都遭遇了库存困扰,但是35亿米的天量还是有些夸张,更何况是只在柯桥一个地方,那就让我们来简单算一笔账。  我们先来看一下2023年的数据,据中国长丝织造协会统
领布 2025-04-07

市场环境改善,棉价反弹能否持续?

3月第二周,在宏观面和基本面因素影响下,ICE棉花期货连续反弹。从需求面来看,美国政府对外加征关税给美国经济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导致美元指数下跌,使得美棉出口竞争力有所提升,刺激了国际市场的采购需求。与此同时,美国农业部的最新供需预测也调增了全球棉花消费。从供应面来看,USDA预计2025年美
领布 2025-03-20

334亿签约!纺织产业转移湖北?恐将引发行业大洗牌!

| 湖北纺织产业承接:一场有备而来的产业升级湖北正以昂扬之姿,成为纺织产业转移的新高地。2025年3月11日,湖北省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招商对接活动,这场活动背后,是湖北对纺织产业深度布局的雄心。湖北省组织了省内14个市州的95家企业组团亮相,这个规模堪称
领布 2025-03-20

上海纺织面料展开幕在即,中恒大耀展位5.1-G112,恭迎莅临!

春日载阳聚势而生  春风轻拂,阳光正好,万物复苏之际,一场纺织行业的盛会正悄然临近。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将于3月11日至13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这片繁华之地盛大举行。中恒大耀展位:5.1-G112时间:3月11日-3月13日  中恒大耀纺织,携着春日的暖阳与生机,聚势而

俄美官员即将谈判!原油要跌至60美元?对纺织市场影响几何?

  作为生产聚酯的原料,原油的价格波动直接决定了聚酯的成本。近3年来,地缘冲突成为了影响国际油价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近期,俄乌战争的局势出现了转机,俄罗斯原油有望重新回到国际市场,对国际油价产生剧烈冲击!原油要跌至60美元?  据央视此前报道,美国东部时间2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先后
领布 2025-02-19

纺织民营企业家热议这场座谈会释放的重要信号,拥抱又一个春天!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7日上午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

中国运动户外市场规模奔向6000亿!

新年伊始,爱马仕全线产品已完成涨价,整体涨幅在5%-2%。但在社交平台,年轻消费者的反应却似乎波澜不惊。有报告显示,奢侈品市场在过去两年中减少了大约5000万消费者,部分原因是年轻消费者正在远离传统奢侈品。随之户外休闲市场却持续火爆。3000元的硬壳夹克、7000元的防水羽绒服,始祖鸟、迪
领布 2025-02-12

2月12日大耀纺织新闻早餐

【棉花资讯】1、2月11日,中国主港报价小幅上涨。国际棉花价格指数(SM)78.08美分/磅,涨0.89美分/磅,折一般贸易港口提货价13822元/吨(按1%关税计算,汇率按中国银行中间价计算,下同);国际棉花价格指数(M)76.31美分/磅,涨0.91美分/磅,折一般贸易港口提货价135
领布 2025-02-12

海运费或将下降6成?纺织人稳住!未必是坏事

2024年,由于红海危机,纺织出口的海运费用动辄翻倍。但随着巴以局势逐步缓和,2025的航运费用出现了明显的下跌趋势。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下跌148.8点,跌幅达7.27%,已跌破2000点大关,降至1896.65点,且已连续四周下跌。四大远洋航线均下滑,其中欧洲线因
领布 2025-02-12

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90%以上,夯实纺织业地力根基大有可为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棉花总产量616.4万吨,比2023年增加54.6万吨,增长9.7%。其中,新疆棉花产量568.6万吨,比2023年增加57.4万吨,增长11.23%,占全国产量的92.25%。  “2024年棉花产量能够实现增加,一方面是因为新疆棉花价格补贴政策
领布 2025-02-06

2月6日大耀纺织新闻早餐

  【棉花资讯】  1、春节期间,ICE期棉震荡下跌后反弹,2月5日郑棉低开窄幅震荡,CF2505合约开盘13600元,最低13585元,最高13665元,收于13645元,涨5元。新棉加工基本结束,供应端宽松,商业库存维持高位,上方面临较大套保压力,下游棉纱市场即将迎来陆续开工,需求成为
领布 2025-02-06

突发!全球第二大服装集团违背中国市场交易原则,将退出中国市场!

  中国商务部安全与管制局于本周二正式发布行政公告,宣布对美国服装业巨头PVH集团及生物科技企业Illumina启动不可靠实体清单管理程序。  根据官方通报,上述企业因违背市场交易基本原则,单方面中止与中国企业的商业合作,并实施差别化对待政策,已对中方企业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依照《不可
领布 2025-02-06

观察:2024年印度棉进口同比增幅遥遥领先

  据海关数据统计,2024年我国共进口棉花约261万吨,同比增长33.8%,其中巴西棉为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占比42%;美国排第二位,占比33%;澳大利亚排第三位,占比18%,其后依次是印度3%、土耳其2%、哈萨克斯坦2%及其它产地合计5%。与2023年相比,2024年中国棉花进口中最大的
领布 2025-02-04

郑棉套保压力虽推迟但不会缺席

  据中国棉花质量公证检验网数据,截止2025年1月23日,2024/25年度全国棉花累计公证检验量636.79万吨,同比增加18.1%,其中新疆监管类公证检验累计626.72万吨(截止1月23日,新疆地区累计皮棉加工总量突破640万吨,同比超过18%)。但从统计来看,截止1月23日郑棉仓
领布 2025-02-04

棉纱交投逐渐停滞 节后涨价意愿偏强

  据调查,1月下旬以来广东、江浙、山东等地轻纺市场贸易商陆续关门歇业,棉纱线交投、运输逐渐停滞,仓库收货、发货也大多打烊。  徐州某中型纺企表示,经过20天左右的加班加点赶单(部分2月下旬前的出口订单提前至1月底前交货),气流纺纱、C40S棉纱已按织布厂/贸易商要求如期发运至沿海地区,并
领布 2025-02-04

进口纱:低支纱占比超八成 美金报价节前企稳

  据海关统计数据,2024年12月我国棉纱进口量15万吨,环比增加25%,同比下降约3.15%。其中25S及以下普梳纱的占比超过八成,尤其8S-16S粗支纱(含气流纺、环锭纺、赛络纺)的进口量增长明显。越南、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等产地中高配粗支纱受到国内布厂/棉纱贸易商的广泛关
领布 2025-02-04

俄最大服装厂将转移到孟加拉和越南

俄罗斯最大服装制造商将生产转移到孟加拉国和越南近日,俄罗斯服装和鞋类制造商Gloria Jeans计划关闭其在俄罗斯的一些生产设施。这些措施将主要影响罗斯托夫州的基础设施。萨尔斯克的一家缝纫车间已经关闭,员工已被其他工厂聘用。Gloria Jeans目前在俄罗斯拥有18家工厂,该公司拒绝对
领布 2025-01-07

纺织生意难做!浙江服装老板集体“人间蒸发”,是赶订单还是忙回款?

2024年已经倒计时……按市场惯例,往年这个时候是纺织企业最忙的收货阶段,要么忙着赶着提前交货,要么忙着为明年备货。然而,有人说年关前的“寒冬”!部分企业倒闭,老板跑路的事件频发......服装老板“跑路潮”浙江嘉兴,一个曾经靠服装业闻名的小村庄,最近却因为“跑路潮”上了热搜。海宁某村一个
领布 2025-01-07

一纺企被越南海关处以17.9亿越盾罚款,没收非法盈利超6.2亿越盾

据越媒报道:Thanh Cong纺织服装投资贸易股份公司(胡志明市)因9项税务行政违法行为被海关机构处以超过17.9亿越南盾的罚款。根据2019年7月至2024年6月期间的通关后检查结果,海关总署通关后检查部门刚刚发布了对Thanh Cong纺织服装投资贸易股份公司(税号030144622
领布 2025-01-03

1月3日大耀纺织新闻早餐

【棉花资讯】1、1月2日,中国主港报价小幅下跌。国际棉花价格指数(SM)79.11美分/磅,跌0.09美分/磅,折一般贸易港口提货价14001元/吨(按1%关税计算,汇率按中国银行中间价计算,下同);国际棉花价格指数(M)77.80美分/磅,跌0.10美分/磅,折一般贸易港口提货价1377
领布 2025-01-03

全球纱锭数达2.32亿,转杯纺与涡流纺也在增,棉花消费减少,化纤增加

近期,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ITMF)发布了最新的2023年国际纺织行业统计数据(ITIS),其中介绍了全球纺纱厂产能和原材料消费的最新情况。在全球范围内,2023年全球短纤纱锭数量达到2.32亿台,气流纺织机增长到970万台。喷气织机纱锭急剧上升,达到63.7万台。亚洲仍然是产能扩张的主
领布 2025-01-03

1月起全面涨价!明年的海运费会比今年更贵吗?

自去年11月胡塞武装袭击商船以来,海上运费一直维持在高位。上海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SCFI)从去年11月的993点飙升至今年7月的3733点高峰,随后虽有波动,但本月仍在2384点左右徘徊。一年之内,该指数飙升了近4倍,动辄翻倍的海运费涨幅一度成为影响纺织外贸利润的重要原因。而就在目前20
领布 2024-12-31
广告

推荐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