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资讯】
1、9月8日,12月合约66.21美分,涨18点,3月合约68.14美分,涨18点;成交量18650手,减少661手;美国股市、油价上涨以及美元指数下跌提振棉花市场,ICE棉花期货收盘小幅上涨。8月份美国就业数据使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大增,对金融市场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不过,在新棉丰产即将兑现和需求低迷的背景下,棉花市场基本面依然偏空,盘面预计不会有明显变化,主力合约将继续在65美分一线弱势运行。
2、9月9日,市场情绪走弱,郑棉继续震荡下跌,CF2601合约开盘13900元/吨,随后弱势震荡,盘终下跌95点报收于13835元/吨。国内新棉上市临近,现货基差坚挺,下游棉纱市场小幅回暖,纺企顺价走货,但新增订单数量有限,原料采购谨慎。整体看,新棉丰产预期逐渐增强,下游旺季成色不足,短期价格走弱,关注13800元/吨支撑。
3、据了解,9日新疆石河子区域机采棉3129B以上含杂2.8%以内对应2601合约疆内库销售基差在1450-1500元/吨左右,基差报价较昨日变动不大,提货价在15280-15350元/吨,较昨日下跌50-80元/吨。南疆阿克苏区域纺企采购31级双29含杂2.9%以内机采棉疆内库2601合约基差成交价1400-1500元/吨,提货价在15250-15350元/吨,较昨日下跌50元/吨。内地方面,9日江苏盐城区域纺企采购的内地库机采棉3129B含杂3%以内成交到厂价在15350-15500元/吨,较昨日下跌50元/吨左右,纺企随用随购。河南省郑州区域的内地库双29级疆棉出库价在15050-15300元/吨,较昨日下跌30-50元/吨左右。
4、河北地区棉花及棉纺织市场延续低迷态势。随着郑棉期货自9月以来重心持续下移,现货市场氛围谨慎,整体呈现“有价无市”格局,纺企采购积极性不高,棉花市场成交冷清。据当地市场反馈,当前多数棉花贸易商及加工企业库存已降至偏低水平,部分小型棉商甚至已无库存。尽管供应端有所收紧,但受需求疲软拖累,整体成交量仍处于近年低位。买卖双方观望情绪浓厚,现货销售基差报价多数持稳。在内地仓库自提条件下,新疆高品质机采棉报价如下:31级双“28”主流基差约CF2601+1200元/吨;双“29”棉花报价约CF2601+1500元/吨;而长度与强力均达“30”以上的顶级品质棉花,基差普遍在CF2601+1600元/吨以上,基差报价未见明显调整。
5、美国农业部8月报告显示,2025/26年度巴基斯坦棉花进口量128.5万吨,与上月持平,较2024/25年度减少4.3万吨。一些国际棉商、巴基斯坦贸易企业判断,USDA报告数据或偏低,实际年度进口量或达到135-140万吨。此外,与美国“对等关税”税率落地后,巴基斯坦棉制品对美国市场出口难度加大的同时,还要受到孟加拉、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国企业的竞争。一方面,对于巴基斯坦纺服企业而言,在被美国将关税从原来的10.7%提升至19%之后,大部分纺服企业利润显著下降,接受、消化能力有等观察;另一方面,当前棉花、棉纱、棉布等进出口都采用LC结算,而巴基斯坦每月49亿美元的进口需求与外汇储备严重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也将制约巴基斯坦纱厂签约棉花进口增长的难度。
【纱线资讯】
1、9日棉纱期货增量减仓,价格下滑,现货小幅下跌。近日郑棉及郑纱价格回落,现货市场纱价也小幅下调。纺企反馈下游市场在价格下降走势下,观望心理上升,采购棉纱速度放缓,纺企销售略受影响。目前纺企销售面临两难境地,降价销售走量尚可,但企业无利运营,难以持续;抗价销售出货缓慢,企业库存增加。
2、当前各地区纱厂开机率基本平稳,新疆大型纱厂在九成左右,河南大型企业平均在六到七成左右,江浙、山东、安徽沿江地区的大型纱厂平均开机在六到七成。冀鲁及江浙C32S环纺在20300-21300元/吨左右(含税,下同),C40S环纺报价在21000-23000元/吨之间,JC60S环纺报价在29000-30000元/吨之间。广东佛山进口纱C10赛络19300-20300元/吨。
3、进入传统旺季“金九”以来,市场并未迎来预期中的订单回暖。河北地区多家纺纱企业反映,当前订单量明显不及往年同期,整体产销氛围偏弱。从产品结构看,低支纱线主要用于中低端家纺及内需市场,需求相对稳定,成为支撑当前纱线销售的主要力量,但整体采购仍以终端刚需补货为主,缺乏集中性、批量性订单支撑,市场难言回暖。
4、越南纯棉C32S针织包漂品质报2.62-2.63美元/千克,约合人民币21400-21600元每吨,9月末、10月船期, 即期信用证。印度纯棉C32S喷气可漂品质报2.55美元/千克附近,约合人民币21600-21700元每吨,9月船期,即期信用证。
【坯布印染资讯】
1、本月国内纺织行业可持续材料市场增长较快,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需求端核心驱动场景主要分为运动服饰领域、家纺领域以及快时尚领域。再生纤维、生物基纤维、可降解纺织助剂为市场主要构成,占比超 80%。其中,再生聚酯纤维因成熟的回收体系与广泛应用,以 30% 的同比增速领跑。在区域分布上,华东地区凭借完善产业集群与活跃市场需求,占据全国 40% 的市场份额;华南地区以创新驱动与外贸优势,市场份额达 30%;华北地区依托政策资源,占比 15%。随着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与环保意识提升,其市场份额正逐步扩大。
2、目前市场订单整体一般,主要中厚织物出货为主,个别织厂订单尚可,新订单不多,有量订单多次询价仍然不肯落单,染厂订单不足。
3、近期国产外棉纱线因为配额问题价格上涨浮动比较大,环纺和进口纱有成倒挂趋势,新疆棉趋于稳定,近期外棉40S走货比较畅销。
4、近期面料来样分析,常规粗支弹力品种来样依旧是主力,差异化面料较前期增长较多,高密度双层布近期分析也多,麻类面料现货品种询价较多,整体还是以询价问价为主,实际成交量较少。(经营杨娜部-陈紫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