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资讯】
1、8月27日,宏观情绪降温,股市、商品集体走弱,郑棉日内震荡小幅回调,CF2601合约开盘14080元,最高14150元,最低14030元,收于14075元,跌45元。旧作库存持续消耗,新棉上市前偏紧预期仍在,现货基差坚挺,下游棉纱市场交投一般,棉纱价格持稳,旺季预期推动下游采购增加,但回暖幅度有限。整体看,贸易配额20万吨发放,对于市场冲击有限,关注终端订单状况。
2、8月26日,12月合约66.71美分,跌61点,3月合约68.53美分,跌59点;成交量32105手,增加5089手。受美棉新花长势向好以及油价下跌的影响,ICE棉花期货收盘继续下挫,主力12月合约抹去8月供需预测带来的全部涨幅。美国劳动节假期和月末临近导致交易商大多退市观望,盘面继续承受卖盘压力,交易商等待本周的美国宏观经济数据以及美棉出口数据,以寻找棉花需求的更多指引,预计短线价格走势偏弱震荡。
3、国农业参赞的最新报告称,2025/26年度印度种植面积为1120万公顷。截至8月1日,印度棉花种植面积达到986万公顷,同比减少3%,但由于季风雨良好导致单产提升,因此棉花产量预计为2450万包,同比减少2%。7月17日,印度政府宣布2025/26年度棉花MSP上调8%,推动国内棉花价格上涨,最近三个月,印度国内棉价上涨5%,考特鲁克A指数下跌0.8%,促使纺织厂增加进口。另一方面,国际零售商标准提高、环保要求加强以及供应链透明度要求提高等因素也促使纺织厂增加棉花进口。目前,澳棉、巴西棉和美棉是印度棉花进口的主要品种。报告预计,2025/26年度印度棉花进口量为250万包。
4、据部分棉花贸易企业、疆内加工厂反馈,由于8月中旬以来郑棉主力合约CF2601回到14000-14235元/吨区间、疆内外仓储库新疆棉基差报价/一口价随之上涨、棉纺织服装内销“金九银十”启动较预期缓慢、2025/26年度新疆棉上市期有望提前一周以上,2024/25年度新疆棉询价、成交较8月上旬有所减弱(也与纺织企业“后点价”合同8月上旬集中落地有关)。比较而言,由于南疆喀什、阿克苏、库尔勒等地监管库/交割库皮棉不仅基差相对偏低,而且等级、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含杂等指标比较好,因此更受疆内、内地用棉企业/贸易商的关注,棉花商业去库存也较北疆地区要快。新疆几家大型棉企估算,截止8月20日前,疆内棉花商业库存或已跌破100万吨,同比降幅持续扩大。
5、据青岛、张家港、武汉等地部分棉花贸易企业反馈,8月中旬以来中国各主港棉花库存总量逐渐止跌并小幅反弹,在经历了11个月出库高于入库、库存连创新低后,港口棉花终于迎来回升。业内判断,一方面6/7月份装运的2023/24、2024/25年度澳棉的到港量持续增加;另一方面8月中下旬实际有少量的2024/25年度巴西棉到港,主要是几家大型棉企预售的资源,以前期花为主,存在马值稍大、短绒率高、回潮略大的特点(长度多为1-1/8)。另外,3-6月份棉纺织品服装“抢出口”致订单透支、中美关税缓冲期只延长90天以及2025年滑准税棉花进口配额增发政策迟迟没有落地等因素使企业采购越发谨慎,棉花通关并不活跃。
【纱线资讯】
1、粘胶短纤早间市场大体稳定,从沟通情况来看,部分粘胶厂提价节点或放在下周纱线展之后。目前市场价格坚挺在13000元上下。
2、郑棉走势疲软,对下游棉纱走货促动作用不明显,本周下游织厂采购热度稍有下滑,原料补货持续性不佳。进口棉纱现货到港后消化速度偏缓,海外进口成本对现货价格形成底部支撑。海外方面近几月来自中国台湾产区的棉纱进口量骤降,越南纱关税优势进一步吸纳气流纺市场份额,部分中国台湾纺企阶段性低价抛售,以缓解销售压力。越南纯棉C21S喷气包漂报2.44-2.45美元/千克,约合人民币20100-20200元每吨附近,10月船期, 即期信用证。
3、巴基斯坦棉纱价格回调说明基本面疲软而需求并不持续,此前价格上涨主要由税收因素驱动,缺乏实际消费支撑。现在巴纱出口持续低迷,欧洲买家寥寥,中国买家仅有少量询盘。与此同时,持续降雨导致棉花质量受损和新棉上市推迟等问题,给原材料供应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由于全球PTA和MEG的持续支撑,巴基斯坦涤短价格保持稳定,生产商的利润维持健康。短期内,棉纱价格将持续承压,直至国际买家需求显著回升。
4、棉纱市场呈现出价格稳跌互现、寻价较多市场成交有所回暖。但纯棉纱市场成交环比回落,普梳32支纯棉纱报价21480元/吨,精梳40支纯棉纱报价25600元/吨。受郑棉连续震荡以及级差增长情况已和外棉价格缩小了差距,9月份棉纺厂外棉生产线会增加。从市场成交情况来看,织布厂、中间商短期补库的意愿增强。不过,整体市场需求仍较为一般,目前纺织厂经营在亏损边缘。
【坯布印染资讯】
1、近期涤纶长丝普涨50元/吨,织造印染开机率略有提升,随着金九银十即将到来,八月下旬的纺织市场蠢蠢欲动,上游原料厂家上调POY、DTY、FDY价格,目前上游的聚酯开工率维持在90%左右,下游的织造开机率也逐步回升至60%左右,内外贸订单开始增多,下游开始提前囤原料,开始备货提升开机率。
2、欧盟《纺织品可持续性法规》要求 2025 年起服装必须含 30% 再生材料,受此影响,欧洲纺织市场相关原料使用比例正在依规定达标。在中国,“双碳” 战略推动纺织业于 2025 年实现再生纤维使用量突破 2000 万吨。各大品牌在近期订单中的再生纤维使用量均有上涨,其中再生涤纶与棉麻混纺纱市场需求增长,再生聚酯因能耗及碳排放优势,受部分高端衬衫品牌青睐,已有企业用其打造全系列混纺面料。
3、近期市场常规品种订单询价 定织品种核价增多 普遍都要求溯源外棉,涤棉混纺类产品相对出货有增加,大部分织厂机台开台不齐,有机 再生类产品最近有部分下单。
4、近期郑棉在14000左右上下震荡,带动常规32和40支纱线价格稍有上调,外棉配额影响,价格坚挺;下游订单稍微回暖,常规粗厚织物出货较快,个别品种供应紧张,带动气流纺纱线也相应上调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