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网专讯:据广东、江浙、福建等地部分棉纱贸易商及织布企业反馈,上周以来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从78.59美分/磅涨至83.13美分/磅,而且12月上旬以来印度普梳环锭纺纱、精梳纱FOB/CNF报价普遍有3-5美分/公斤上调,但中国各主港保税、清关越南/印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产地棉纱报价仍维持稳中偏弱格局,贸易商虽然有试探性上调进口纱报价的打算,但目前各轻纺市场/进出口公司棉纱库存非常充足,2024年一季度出口订单持续匮乏,加上2023年储备进口棉纺纱资源大量上市,因此贸易商调整报价的计划大多“夭折”,止跌、企稳已是短期最好的结果。

对于近期印度纱厂棉纱出口报价触底反弹,一些机构、织布企业判断,主要是受前期印度纱厂利润被大幅压缩、亏损面扩大导致部分企业减停产较重(纱线供应量下降)所致,而不仅仅是印度卢比汇率大幅上升及近两个月印度棉纱对孟加拉国、中国、越南等国呈现恢复趋势等利好的拉动。但很显然,印度棉纱FOB/CNF报价上涨,引发中国贸易商、布厂的较强抵触情绪,远月船货签约、下单积极性接连下滑,热情逐渐消退。
绍兴某大型产业链公司表示,近两周不仅进口印度纱询价、出货氛围偏淡,印度50S及以上高支纱、OE纱也表现较差,但涤棉混纺纱(含CVC)、差别化纤维纱成交较11月份有所好转。整体看,虽然棉纱贸易商扛亏经营、出货缓慢的趋势没有改变,但预计1、2月份到港/入库的棉纱数量有望止涨回落,港口库容压力得到阶段性缓解。
资料来源:中储棉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