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花资讯】
1、3月1日,中国主港报价大幅下跌。国际棉花价格指数(SM)100.94美分/磅,跌0.78美分/磅,折一般贸易港口提货价16904元/吨(按1%关税计算,汇率按中国银行中间价计算,下同);国际棉花价格指数(M)98.91美分/磅,跌0.81美分/磅,折一般贸易港口提货价16568元/吨。
2、3月1日,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数据显示,2月PMI指数达52.6%,环比上升2.5%,国内经济持续回暖,商品集体走强,棉花上涨,CF2305合约开盘14385元/吨,震荡上行,盘终涨150点,报收于14445元/吨。期棉回升,现货维持常态,下游棉纱成交尚可,部分地区走货好转,纺企维持刚需补库,待终端回暖。整体看,市场心态偏谨慎,等待需求回暖,短期维持区间震荡14000-15000元/吨。
3、1日国内棉花现货市场皮棉现货价稳中略涨。今日棉花企业销售积极性较好,点价交易和一口价批量成交。目前纺织企业纱线价略涨,订单情况略有增加,部分企业纱线走货依然缓慢,皮棉原料库存均不大,采购继续保持随用随买为主。据了解,目前新疆库21/31双28或单29,含杂3.1%以内的提货价在14800-15240元/吨。部分内地库皮棉基差和一口价资源31双28或单28/29提货价在15200-15650元/吨。
4、为满足IMF对巴基斯坦援助所需的调减,该国政府取消对包括纺织行业在内的出口导向型行业的能源补贴,但这一举措加剧了纺织行业危机。巴基斯坦纺织厂协会 (APTMA)主席呼吁巴基斯坦总理恢复相关补贴,因目前行业开机率仅50%左右,随着后续工厂关停,失业率将不断攀升。近期纺企谨慎补库,棉花购销持续冷清,轧花厂因担忧后续经济形势出货意愿强烈,上周巴基斯坦新棉价格下调1000-1500卢比不等。因目前外汇短缺无法采购进口棉,目前巴基斯坦政府部门正在积极部署采取相关措施,试图增加新年度棉花产量,目前信德省部分地区已开始新棉播种。
5、根据澳大利亚研究机构的报告,今年1月份澳大利亚2023年棉花产量预测在510-520万包,时间过去了两个月,根据农业经济学家的调查,当前的产量预测在490万包左右,或者490-500万包。在澳大利亚北部棉区,棉花产量预测也明显低于前期预测,原因是播种最佳窗口期的降雨量过大,各主产区的面积大幅调减,直接导致北部棉区产量下降6万包。根据预测,2022/23年度澳大利亚植棉面积为57.39万公顷,产量为490万包,其中灌溉田面积40.95万公顷,产量434.5万包,旱地田面积17.3万公顷,产量55.5万包。
【纱线资讯】
1、粘胶短纤市场基本稳定,工厂多仍以订单执行发货为主,市场零星小单成交,局部商谈松动,现中高端工厂报价仍维持13500元/吨,商谈13100-13300元/吨左右,零星有较低价格听闻,为贸易商前期低价货源。需求不如预期下,市场整体心态略偏弱。
2、据江苏南通、常州及浙江绍兴等地部分棉纱贸易商反馈,2月份以来家居、床上用品、家纺等订单处于持续回暖状态,周边织布企业开机率也回升至疫情前的水平,主要消费C32S、C40S、C50S及C60S棉纱(高档高附加植订单偏少,以中低端出货为主);而OE8S-OE21S纱受牛仔、纱卡、灯芯绒、起绒类织物、劳保用品等等的需求复苏影响,不仅询价、成交表现要好于普梳环锭纺纱、精梳纱,而且利润也稍好一些。
3、近期进口纱内盘市场采购节奏放缓,低成本现货到港增多叠加近期期棉盘面大幅回落后,后续补货心态谨慎,市场信心明显不足,印度纱部分规格如精梳系列仍然存在少量利润,越南纱近期大多开始倒挂状态,短期内外盘成交仍需等待订货利润渐渐好转。美棉昨日震荡收盘,印度棉回落,外盘棉纱报价维持为主,但订货成本较年前依旧偏高不少,贸易商询价较为积极但整体持观望心态;当前船期来看,越南印度巴基斯坦主流船期3月末和4月上旬。
4、1日棉纱期货价格涨跌不一,成交量小幅下降。皮棉现货价格延续小幅度下调,纺企及贸易商以点价交易和一口价批量成交为主。纺企表示,目前仍以生产年前订单为主,新增的订单多为翻单和短小单,原料库存尚且够用多在1-2个月之间,成品库存偏低,原料的采购以随用随买居多。由于棉纱的出口订单并不理想且内销对高支纱的需求偏低,部分做高端纱的企业已停产、减产或转产至混纺及亚麻。各地的棉纱报价相对稳定,普梳环锭纺普遍上涨,整体观望盼望3月中旬的订单较多。
【坯布印染资讯】
1、近期家纺市场行情较好,南通家纺市场内销常规品种销售较为火爆。大部分坯布工厂订单饱满,常规纱线与坯布价格基本平稳。后期随着坯布产能提升供货紧张得到缓解,价格有下调可能。需要密切关注棉花期货与市场供需。(家纺事业部-叶建伟)
2、近期天丝纱市场行情火爆,市场上30天丝几乎没有现货,各贸易商都在大量囤货,有些贸易商直接去工厂等货,估计在为夏季订单做准备。各个织布厂目前订单也比较稳定,外销订单量在慢慢增加。(经营张瑞部-周卓君)
3、近期市场原料价格相对稳定,市场订单变化不大,年后市场补货造成市场热度上升,近期补货逐渐结束,工厂订单后劲不足,外销方面今年比往年下单有所减少,整体消费端的复苏还需时日。(经营博文部-刘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