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花资讯】
1、11月12日,进口棉报价小幅下跌。国际棉花指数(SM)79.51美分/磅,折一般贸易港口提货价13852元/吨(按1%关税计算,汇率按中国银行中间价计算,下同);国际棉花指数(M)76.67美分/磅,折一般贸易港口提货价13364元/吨。
2、11月11日,尽管中美谈判团队积极努力,但特朗普对关税的表态让市场再度感到紧张,ICE期货收盘回吐前日涨幅。谈判事宜将继续主导棉价走势。
3、郑棉延续弱势震荡格局,CF2001合约低开窄幅震荡,在60日线附近获支撑,收于12810元/吨,跌60元/吨。目前,疆内进入到加工高峰期,新棉大量上市,南疆籽棉价格维持强势,企业套保意愿强烈,仓单大幅度增加下游纱、布价格稳定,企业依旧以去库存为主,纺企对于原料按需采购。整体看,新棉大量上市,下游需求依然相对低迷,库存程累计态势,套保盘压力较大。
4、河南、山东、江苏等地纱厂和中间商表示,虽然从报价上来看,内地库新疆“双29”机采陈棉与印度棉、巴西棉的价格基本接轨(目前“双29”公重报价13000-13150元/吨),但一方面港口清关外棉批次多、品质差异大,200吨以上采购买方需要多家贸易商联合凑货,皮棉一致性、稳定性并不十分理想;另一方面目前港口库存印度棉、西非棉、2018/19年度美棉大多长度偏短(1-1/32、1-1/16、1-3/32占比大)、断裂比强度低(26-28GPT)以及颜色级以SLM、M为主,与部分大中型棉纺织厂的实际采购需求不匹配。因此港口高低品质外棉出货可谓大相径庭,高品质价格高且成交相对顺畅。
【纱线资讯】
1、各地涤纶短纤小幅下跌。截止11月10日,江浙一带1.4D*38mm涤纶短纤报7060元/吨,与前一周相比价格小跌100元/吨,销量尚可,大单可据量商谈。截止11月10日,山东某厂1.5D*38mm的粘胶短纤报10800元/吨,1.2D*38mm的粘胶短纤报10800元/吨,与前一周相比价格下跌300元/吨,实际成交略可商谈。
2、贸易商反馈,近期沿海地区织布厂对C32S针织纱、机织纱(包漂自络)的需求比较大,因此,港口常规纱去库存下降较快。目前,各港口物流区、保税区进口纱数量在8万吨左右。
3、据江浙一带厂商反馈,近期旺季不旺特点仍较突出,除部分OE16、OE8及普梳32S销售尚可外,其余纱线仍然滞销。据分析,近期纱线行情较弱原因:一是下游坯布没有明显好转,及印染及中小布厂限产、限电等因素,抑制企业采购原料;二是外纱冲击较大,11月份以来,不少内地企业贸易商抓紧从广东、青岛港调货或签约即期越南、印度品牌纱,给国产纱带来冲击。
【坯布资讯】
1、近日纱线价格略有上浮,定织品种大批量订单不多,多以成衣交期在年底的小批量订单。多组份差异化纤维的询价增多。(经营张瑞部-周卓君)
2、近期外销市场有所回暖,客户翻单开始陆续下单。新季度的开发品种已经进入最后确认阶段,预计月底前可以确定最终信息。常规产品客户要求环保再生,越来越多的大品牌需要证书吊牌的认可。环保类面料开发增多,询价订单量也逐渐增大,化纤和再生纤维的面料尤为突出。(面料出口部-庄婷君)
3、近期棉花上涨,国内棉纱价格也随之浮动,进口纱不升反降,似有反扑之势。坯布以粗厚及涤棉品种出货居多,分析报价有所增多。因进博会,无锡染厂开开停停,放样大货交期紧张,下单前谨慎选择染厂。(经营传华部-周鹏程)